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使用条款》

AAIC国际会议:肠道菌群研究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08-04
分享到

第36届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lzheimer '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AAIC)于美国时间2022年7月31日-8月4日在圣地亚哥举行。本次会议汇集了世界一流的基础科学和临床研究人员、临床医师、护理研究团体,共计9500多名与会者,包括4000多场科学演讲,共同分享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预防、诊断、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下面分享本次大会中肠道菌群相关的几项最新研究。


人类队列中肠道微生物群与脑髓磷脂之间的关联


先前已有动物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能与脑髓鞘的形成有关。来自威斯康星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威斯康星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的Kao Lee Yang团队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纳入了27名淀粉样蛋白阳性参与者和91名淀粉样蛋白阴性参与者,使用MPnRAGE衍生的定量R1评估髓磷脂,采用16S rRNA测序法对粪便样品进行肠道菌群组成特征分析,以检验每个微生物家族和区域髓磷脂含量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苏黎世杆菌科相对丰度与胼胝体辐射线额部和钩束中髓磷脂呈正相关。


拟杆菌属与认知功能未受损的受试者较低的执行功能有关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Allison A Forst团队发布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招募了211名认知未受损的参与者,收集粪便并进行16S rRNA测序以表征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并通过Rey听觉词语学习测验(RAVLT)长延迟回忆分数和连线测验B法(TMT-B)(数字字母转换)检查语言记忆和执行功能,并对每个认知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测试微生物相关性。结果显示,合成B族维生素的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越高,完成TMT B的时间就越长。在控制参与者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的协变量后,此结果仍然具有显著性意义。


肠道菌群调节的代谢物与CSF较高的神经变性生物标志物纵向相关


威斯康星大学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院的Margo B. Heston团队发布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纳入200例认知未受损受试者,每2年收集一次脑脊液(CSF),用Elecsys分析对pTau181、Aβ42、tTau、轴突(NfL)和突触(神经颗粒素、α-突触核蛋白)变性的生物标志物进行量化。该研究旨在验证“在非痴呆成人的CSF中,升高的代谢物将与较高的生物标志物纵向相关”这一假设。研究发现,平均葡萄糖酸盐、甘油酸盐和草酸盐水平与增加的tTau斜率相关,并且 N-乙酰天冬氨酸、N-乙酰谷氨酸和胆固醇与较高的α-突触核蛋白或神经颗粒素截距相关;硫酸苯酚与tTau和α-突触核蛋白的轨迹有关。


在本次AAIC,AD领域的专家大咖们共聚一堂,共同解读AD的最前沿动态,分享、探讨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策略,提出了很多切实及崭新的临床思路,为AD的临床决策和科研探索找寻进一步的前进方向。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的学术盛宴。

640.png